【 台灣交趾陶簡史與流派】從寺廟宅第走入生活實用設計
◆ 臺灣交趾陶歷史及特色
屬於低溫彩釉軟陶的交阯陶,又稱交趾、交趾燒、交趾仔、交趾尪仔或瓷尪仔。多用於臺灣寺廟、宅第建築上裝飾。源自於唐三彩,為南方系的多彩陶器,自唐、宋以後一直在中國長江流域以南發展、流行。明、清時期交阯陶的釉彩,受江西景德鎮釉上彩、山西的琉璃與法花彩,以及西洋傳入的琺瑯彩的影響,而從三彩、五彩,發展成今天所見釉彩瑰麗的多彩交阯陶。 這種畫用黃金箔精製而成,自然身價百倍。 風靡澳港台及東南亞地區,成為收藏愛好者和饋贈親友的高檔禮品。 一問世就熱遍東南亞,其賣點就在於它的豪華,高檔,保值。
● 自清朝中葉(約1811年)以來,源自廣東嶺南的交阯陶技藝隨著先民渡台,而在台灣發展,經百年來流傳,早已發展出本地的特色風格。為何以「交趾」為名,並無定論。多數學者認為日治時期(1895-1945年)才開始用此稱,源自日本桃山時代對來自「交趾支那」的「交趾三彩」,如壺、瓶、缽及香盒等甚受歡迎。
早期在台灣一座寺廟所需要的交阯陶非常的多,製作時間一般都需要一、兩年的時間,又因陶器搬運不易,故陶師都在現場捏塑成形後,直接在寺廟廟埕造簡易土窯燒製作品,所以從廣東來的陶師,往往在台灣一住就是二、三年以上,有些甚至就在台灣落籍定居,因此交阯陶就在台灣中南部一帶流傳,尤以嘉義地區最為興盛。
傳統上,交阯陶的創作題材以「人」為中心,搭配其他動物、植物等,主從分明,所以台灣民間一般稱交阯陶為「交阯尪仔」、「交阯仔」,而「尪仔」在閩南語正是「人物」的意思。由於交阯陶多設置在寺廟高處,大概位置在牆堵、大脊、博脊、規帶、山牆、鵝頭、鳥踏、墀頭、照壁等,非常的顯眼,因此陶師製作交阯陶時非常注重作品的外形、動態的表現,更重要的是外表的色彩是否亮麗美艷。
● 臺灣交趾陶的流派 分為兩大系統,一出於廣東師葉王,一傳承自福建廈門師柯訓;葉王、柯訓兩人堪稱臺灣交趾陶的第一代宗師,影響極深。
[ 葉王一脈] 專擅交趾陶之製作,多以黏性較強的紅陶土塑造,因可塑性高而能讓造形奇巧、誇張,人物表情豐富,姿態美妙,極富動態;釉料以「熟釉」的釉上彩為主,並攙合灰釉使發色變化多、艷而不俗,特別是「胭脂紅」、「點釉」被視為葉王一派的特色,又稱為寶石釉系。不同於一般的水彩釉,年代愈久愈見光明。
[ 柯訓一派 ] 兼做剪黏,自成脈絡。柯派採用釉下彩「生料」,使釉色溫潤且較具有流動性,胎體用紅、白的陶土混合,以提高火候和硬度,但可塑性略差,需借模型塑造人物的頭面,因此造型較為小巧精緻、人物姿態優美、線條細膩,又稱為水彩釉系。
★柯訓的嫡傳弟子洪坤福,是台灣近代剪黏與陶藝界的啟蒙宗師之一,從他而降薪火傳承綿衍不絕,故柯訓亦是洪氏派下徒子徒孫的師公與祖師爺,在匠界具有崇高的輩份地位。作品遍及南北各大寺廟,如台北大龍峒保安宮、艋舺龍山寺、北港朝天宮、新港奉天宮、南鯤鯓代天府等。目前在北港、新港兩座媽祖廟牆壁之水車堵,仍保有其作品。
★而葉王後續傳人,後有黃得意其人,獲葉王寶石釉配方,再傳予林添木老師傅,承續了葉王製作交趾陶求知求進之精神,故得以將嘉義交趾陶發陽光大。設色調配絢麗的燦爛造型趨向實用兼具現代感,將台灣絕技跳出了廟宇需求的格局,而致力於使交趾陶成為家庭擺飾的生活藝術品行列。
● 相關介紹: #台灣禮品館交趾陶 ● 台灣禮品館官網介紹:https://reurl.cc/ElRL0 ● 台灣禮品館 www.taiwangoods.com.tw ● 來電訂購: 02-23753999
台灣交趾陶 嘉義燒 台灣傳統工藝 交趾焼 Taiwan Cochin ware Taiwan Koji Sho Taiwan Koji Yaki Taiwan Craft culture taiwan craft store Taiwan craft goods Céramique de Taïwan
【查看更多 台灣交趾陶】
【查看更多 台灣精緻工藝】
台灣禮品館 主題工藝區: 【最新消息】 | 【工藝地球村-專題介紹】 | 【特色伴手禮推薦】 | 【展期資訊】 | 【常見問題】 |
台灣禮品館 禮品大街直連: 【世界名作】 | 【精緻工藝】 | 【台灣良品】 | 【品牌商品】 | 【故宮巧克力 I-CHOCO綽科拉】